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草坪上有好多白鷺鷥聚集呀!他們是台灣常見的鷺科鳥類「黃頭鷺」。但黃頭鷺的頭也不一定是黃色的,所以當他們整群出現,總是可以看到頭黃色和頭白色的個體。他們還有什麼小秘密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
(一).黃頭鷺小檔案
黃頭鷺在台灣相當常見,有候鳥族群也有留鳥族群,也就是有些黃頭鷺會遷徙,有些則一年四季都住在台灣。
黃頭鷺偏好農耕地、公園綠地、濕地等環境,以昆蟲或兩棲爬蟲動物為食。他們喜歡跟在農地的翻土機後面,捕食被驚擾而出的小型動物。在古早的農村時期,人們利用水牛來犁田,黃頭鷺便常常站在牛背上,藉機飽餐一頓,所以黃頭鷺又有「牛背鷺」的稱號。

(二).美麗的繁殖羽
有些鳥類在繁殖期會長出特別漂亮的羽毛來獲得異性的青睞,這種繁殖期長出來的漂亮羽毛稱為「繁殖羽」。黃頭鷺的繁殖羽就是長在頭、頸以及背部的黃色羽毛,非常漂亮。
非繁殖期時牠們的羽毛會漸漸換回白色,變得和小白鷺有點類似。他們和小白鷺的外觀差異在於黃頭鷺體型略小、嘴黃色、腳趾黑色;小白鷺則是體型略大、嘴黑色、腳趾黃色。

(三).成群結隊的遷徙
候鳥族群中的黃頭鷺喜歡成群結隊的遷徙,因此當他們成千上萬聚集時,蔚為奇觀,實為賞鳥盛事。
每年秋天在嘉義的黃頭鷺匯集點,都可以看到這種壯觀的畫面,更被譽為是「萬鷺朝鳳」奇景呢! 其他地方雖然比較少看到大量集結,但以十幾二十隻為單位、排成人字形的小團遷徙,畫面也是相當有趣,而且也比較容易觀察到!

(四).結語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更認識黃頭鷺了呢?到公園、河濱走走,都很容易可以看到他們;若對「萬鷺朝鳳」奇景有興趣,可以上網搜尋詳細地點,並抓準時機前往!
定期關注好野孩子網站,未來將有更多有趣的生物小知識及生態課程,等你來參加!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或複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