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在台灣,絕大部分的蛇類都喜歡在較炎熱的天氣出來活動,因此若是我們想要在一個晚上看到多種不同的蛇類,夏季的晚上肯定是最佳的首選,但如果你今天想看得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阿里山龜殼花」,那可就另當別論了喔!這位秋夜裡的獨行俠特別喜歡在又濕又冷天氣、其他動物們都躲起來的時候出來活動,真是條個性古怪的蛇阿~接著讓我們繼續介紹這隻特立獨行的阿里山龜殼花吧!
阿里山龜殼花簡介
阿里山龜殼花,又名瑪家山龜殼花,雖然阿里山龜殼花的名字裡面有阿里山,但其實他們在大屯山區、北橫、阿里山、屏東瑪家、南橫都有零星的分布喔。他們屬於中型的蛇類,全長最大約120cm,他們的身體看起來肥肥短短的,給人一種壯碩的感覺,同屬蝮蛇科的阿里山龜殼花也有著三角形的頭部,並且具有毒性,而且因為阿里山龜殼花的數量稀少,因此目前並沒有專門給阿里山龜殼花咬傷用的血清。

阿里山龜殼花又有一個綽號叫做「草莓頭」,因為阿里山龜殼花的頭部常常呈現橘紅色的樣子,加上他們大大的頭配上頭頂小小的鱗片,遠看就好像一顆草莓一樣。

越冷越開花的阿里山龜殼花
阿里山龜殼花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的山區,而且數量非常稀少,想找到他們並不容易,而且阿里山龜殼花非常的古怪,他們特別喜歡在濕冷的天氣出現,通常是下著小雨的秋夜裡比較容易見到他們,講師日前就在東北季風來襲的時候上山尋找阿里山龜殼花,最後很幸運的發現了一條!

阿里山龜殼花的動作很緩慢,只要不要驚擾到他,阿里山龜殼花是非常好觀察的蛇類,講師發現上圖這條阿里山龜殼花的時候,牠還非常給面子的擺pose給我拍呢XD
結語
看完了今天的介紹,有沒有更認識阿里山龜殼花了呢,沒想到在寒冷的天氣裡,竟然也會有蛇類出來活動,真的是長知識了呢!想要知道更多的生物小知識,或是參加生態小活動,請繼續關注我們「好野孩子」喔!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或複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