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在上一篇,我們介紹了蜻蜓和豆娘的分辨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來更加認識他們吧!
悠久身世
提到蜻蜓和豆娘所屬的蜻蛉目(Odonata),就不得不提到他們的古老性,因為他們的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你以為大蚊和草蛉已經很老了嗎?事實上,蜻蛉目和他的好兄弟蜉蝣目(Ephemeroptera)早在三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就出現了,不僅僅是最古老的有翅昆蟲,更是第一批在天空中飛翔的動物呢!

遠古的特殊性
而因為歷史超級悠久的緣故,他們的飛行系統與後來的昆蟲都不一樣:
簡單來說,甲蟲、蒼蠅、蝴蝶等之前介紹過的昆蟲屬於「新翅下綱(Neoptera)」,翅膀可以往後方收攏,甚至還有像甲蟲那樣可以摺疊翅膀的;
而蜻蜓和豆娘所屬的蜻蛉目屬於「古翅下綱(Palaeoptera)」,翅膀只能朝上合攏。

此外,新翅下綱的振翅採用「間接飛行系統」,由肌肉控制胸背板的上下震動,間接控制翅膀的上下振翅:
.
蜻蜓和豆娘等古翅下綱的昆蟲則是「直接飛行系統」,由肌肉直接控制每一根翅膀的上下拍動:
.
而因為每一根翅膀都是獨立活動的,蜻蜓和豆娘獲得了超強的速度和機動性,可以說是飛行能力最強的一群昆蟲,還能做到懸停、空翻,或甚至是在翅膀缺失的情況下飛行。

而這些構造,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狩獵的實力。
獵蟲專精
所有的蜻蜓和豆娘都是凶猛的肉食性昆蟲,以其他昆蟲和節肢動物為主食。他們算是伏擊型的掠食者,以發達的複眼觀察空中的小飛蟲,接著瞬間起飛、高速衝向獵物,並用六隻腳牢牢抓住。牠們的足部內側有許多刺,讓被抓到的獵物難以掙脫。

抓到獵物後,他們就會降落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開始吃。蜻蜓和豆娘具有鋒利的大顎和強壯的小顎,可以快速地將獵物吃光。

而在空中攔截的策略上,蜻蜓和豆娘有著不同的行為:
蜻蜓因為複眼會在頭頂處相連,相當於頭上有個超寬的螢幕,可以一覽周遭的視野。雖然這樣的構造讓蜻蜓幾乎沒辦法形成立體視覺,但他們會利用空曠的環境、獵物與明亮天空的對比度鎖定獵物的位置,接著從獵物下方進行攻擊。

豆娘則不同,他們的複眼分別位在頭部兩側,因此可以在頭部前面形成立體視覺,直線向前截擊獵物。這也讓豆娘能夠透過景深辨別出樹叢內的障礙物,得以在密林之中追擊可憐的小飛蟲。

正因為構造上的特化,讓牠們得以稱霸天空長達三億年以上。時至今日,牠們依然是令其他昆蟲聞風喪膽的掠食者。
結語
看完今天的文章,有沒有對蜻蜓和豆娘的歷史和狩獵習性更加認識了呢?那麼,牠們的生活史又是甚麼樣子呢?持續關注好野孩子,或是按讚好野孩子粉專,才不會錯過下一集喔!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與複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