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夏天來了,許多動物也開始出來活動活動了。只要你走到戶外稍微靠近水的地方,白天的時候很容易看到大量昆蟲在空中到處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以高速飛馳的蜻蜓(Dragonfly)和豆娘(Damselfly)了。
但是,在深入認識他們之前,先來看看怎麼區分蜻蜓和豆娘吧!
(封面圖片來源:嘎嘎昆蟲網)
小簡介
蜻蜓和豆娘同屬於昆蟲綱蜻蛉目(Odonata),現存約5900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
他們都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只有卵、稚蟲、成蟲。其中,稚蟲是生活在水裡的,有個特別的名字:水蠆(ㄔㄞˋ)。

而在蜻蛉目底下,蜻蜓隸屬於差翅下目(Anisoptera),豆娘則隸屬於均翅亞目(Zygoptera),並且還有個較為正式的中文名:「蟌」。
我是誰?皮卡丘(X
蜻蜓和豆娘具有許多的共同點:都具有細長的腹部、兩對翅脈明顯的大翅膀,翅膀上還各有一個幫助穩定用的翅痣(pterostigma)。並且,他們都是凶猛的掠食者,會在空中截擊獵物。
不過呢,蜻蜓和豆娘還是有許多的分辨方法:
看翅膀
一個最穩定、最不會錯的方法,就是看前翅和後翅的大小:
蜻蜓的後翅比前翅還大(所以稱作「差」翅下目);

豆娘的後翅則與前翅差不多大(所以稱做「均」翅亞目)。

另外,還可以看頭部與複眼:
蜻蜓的頭部大致呈圓形,複眼非~常的大,許多物種的複眼甚至在頭頂的地方會相連;

豆娘的頭部則為啞鈴形狀,複眼雖然也很大顆,但位於頭部兩端,相隔甚遠。

注意!要看的是頭的形狀,不是複眼有沒有連在一起喔!例如春蜓科(Gomphidae)的蜻蜓,複眼就是分開的。
其他的分辨法
除了看後翅大小以外,還可以從其他地方判斷:
蜻蜓的腹部較粗;豆娘的腹部較細。
蜻蜓休息時,翅膀會張開來;豆娘則會合起來。

這兩個方法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準的,但是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感覺不同,以及一些例外而產生誤判。

豆娘有些時候也會把翅膀張開來休息(筆者我也曾經因為這樣而懷疑他是不是豆娘呢),
甚至還有一群棲息於北美洲的豆娘叫做「Spread-winged damselflies (Lestidae)」,大部分時候的翅膀都是張開的!

水蠆的分法
現在我們知道成蟲的分法了。那如果遇到一隻水蠆,要怎麼區分他是蜻蜓還是豆娘呢?很簡單,看屁股:
豆娘的水蠆,腹部末端有明顯突出的尾鰓(caudal gill),用來進行氣體交換;
蜻蜓的水蠆,腹部末端沒有明顯的突出,牠們的鰓屬於直腸鰓(rectal gill),外觀上看不到。
結語
看完今天的文章,有沒有了解蜻蜓和豆娘的不同之處了呢?希望讀完文章後,你也可以輕鬆分辨兩者了呢!
那麼,蜻蜓和豆娘又有什麼有趣的生活習性呢?嘿嘿~且待下回分曉!關注好野孩子網站,或是按讚好野孩子粉專,才不會錯過下一集(?)喔!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與複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