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這次的好野孩子教室要跟各位介紹的是講師前陣子到陽明山遇到的稀有蛇類,牠的名字叫「環紋赤蛇」!環紋赤蛇的數量並不多,加上牠們生性隱蔽,因此要在野外遇到牠們是非常的不容易的。接著就來跟大家介紹這位森林中的紅寶石吧!
(一)環紋赤蛇小檔案
環紋赤蛇(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屬於蝙蝠蛇科的蛇類,聽到蝙蝠蛇科也許大家就能猜想到牠是具有毒性的蛇類,沒錯!牠與其他蝙蝠蛇科的蛇類,如眼鏡蛇、雨傘節一樣都屬於神經毒,而且環紋赤蛇的毒液是沒有血清的,大家若是有幸在野外遇到環紋赤蛇,觀賞之餘也務必要小心喔!
環紋赤蛇全身以紅色為主,全身散布著黑色的細環紋,細環紋的外側通常有淡黃色的細邊。而經過講師的觀察環紋赤蛇身上的環紋有時會有斷裂的現象,如下面圖中的環紋赤蛇身上就有明顯的斷紋。此外,環紋赤蛇的吻端為白色,眼睛後方有一條明顯的白色寬環紋,在台灣的蛇類裡面,環紋赤蛇獨樹一格的外表可以說是相當好辨識。

環紋赤蛇的體型並不大,最長不會超過一公尺,講師遇過的環紋赤蛇體型都在40到50公分左右,而且體型細長,讓他們可以在落葉堆中自由的穿梭。而牠們雖然身懷劇毒,但個性卻意外地溫馴,所以遇到牠們也不用太過緊張喔!

(二)環紋赤蛇的食衣住行
在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都有機會看到環紋赤蛇,牠們主要以夜間活動為主,以蜥蜴、小型昆蟲或是小型蛇類為食。牠們平常喜歡待在森林底層的落葉堆、石縫中,加上他們體型細小,因此不太容易被發現。
環紋赤蛇的攻擊性並不強,但牠們遇到危險時有個非常特別的反擊手段,就是運用牠們尾部特化的角質刺來攻擊敵人。除了環紋赤蛇以外,台灣的兩種帶紋赤蛇也同樣有角質刺的構造喔!

(三)結語
經過這次的介紹有沒有更認識環紋赤蛇了呢!能再次看到環紋赤蛇實在令講師又驚又喜,若是想到野外親眼看到自己喜愛的野生動物,或是想知道更多的生物知識,請務必繼續關注我們「好野孩子」,才不會錯過精彩的活動喔!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或複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