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Post

好野孩子教室—春節特輯:春節的蟲蟲們

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

正值農曆新年期間,筆者先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新年快樂!但你知道,春節也有很多與昆蟲有關的習俗嗎?今天筆者就要(在寫〈熊蜂(終)〉的同時)來跟大家好好介紹一番!

對害蟲的戰術

以前的人們主要以農田維生,所要處理的害蟲遠遠比我們這些都市人要面對的還多。再加上當時人們大多具地方信仰,自然而然會向神明們祈願農作豐收或是生活安穩。於是乎,驅蟲的習俗(或者該說戰術?)就漸漸地誕生了。

講到農作害蟲,大家第一個通常想到的就是蝗蟲所形成的蝗災了。古時的人們將希望寄託於「驅蝗神劉猛將軍」,除了平時就會祭拜以外,在春節時還會舉辦「猛將賽會」,也就是扛著驅蝗神的神像走遍鄉間田埂,祈禱驅蝗神趕走蝗災,保佑農作……起碼不要欠收。

猛將賽會用的驅蝗神像(圖片來源:搜狐)

另一種常見的農作害蟲是會攻擊棉花的蚜蟲,人們會在正月十三的夜晚帶著掃把掃過棉花樹,認為這樣新的一年就不會有蚜蟲來攻擊棉花了。

專攻棉花的蚜蟲:棉蚜(圖片來源:嘎嘎昆蟲網)

至於居家害蟲,古人也有一套儀式:

面對蒼蠅,人們會將初一、初二時的汙水儲存起來,等到初三再倒掉,認為這樣來年的蒼蠅就會減少;

至於跳蚤,人們會在除夕夜時在床前擺著冬青或白蠟樹的葉子,祭拜過後點燃並舉著枝葉送出大門,象徵著把自家的跳蚤趕出去,稱作「爆虼(ㄍㄜˋ)蚤」。

冬青樹的葉子,據說有驅逐跳蚤的效果(圖片來源:FREEIMAGES)

當然除了這些對特定害蟲的專門儀式以外,還有一些是對全部害蟲都有用的習俗,像是在田中撒石灰粉壓制害蟲的「揚蟲灰」、用祭過土地神的鋤頭驅趕田中害蟲的儀式,或是拿著竹竿從廚房走到門口象徵將害蟲趕出家的「趕蛇蟲」。

對益蟲的感恩

現在提到益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很可能是蜜蜂。但對那時的人們來說,蜜蜂對人們的貢獻不像對現代人這麼直接;最直接的貢獻,就是能拿來做衣服的蠶絲。因此,古人大部分的益蟲習俗都是對蠶寶寶的,以表示對蠶的感恩之心。

蠶寶寶與他的繭(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要了解與有關的習俗,首先要先了解古時候養蠶的重要概念—蠶花蠶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蠶寶寶與其生成的蠶絲之間的關係,一斤的蠶寶寶如果收到n斤的蠶絲,就是n分蠶花,所以n越大代表著蠶絲的產量越高;另一個則指的是拜蠶習俗中用作裝飾的花,作為蠶絲豐收的象徵

絕大多數的拜蠶習俗都圍繞著蠶花展開,例如吃完年夜飯後點燈籠四處跑的「點蠶花燈籠」、除夕夜間在家中點蠟燭亮到初一早上的「點蠶花燈」、掃地由外往內掃象徵把蠶花掃進來的「掃蠶花地」。

在養蠶重鎮,人們拜拜時也會去蠶絲廟一起拜「蠶花五聖」和「蠶花娘娘」以保佑蠶絲產量穩定。甚至在初一時,見面第一句話除了恭喜發財以外,還會加一句「蠶花二十四分!」來祝福來年蠶絲豐收。如果你還記得剛剛提到的蠶花計算方法,就會知道蠶花二十四分是多麼有力的賀詞了。

說實話,這好像有點太不切實際了……

沒有實用性也有觀賞性

除了以外,蝴蝶作為春天開花時節的常見昆蟲,也常常出現在春聯裡作為春暖花開的象徵。此外,也有一些煙花的設計是以蝴蝶的形象作為參考,例如下圖的「蝶戀花」,燃燒時的火花和煙霧彼此交織,像極了數隻蝴蝶翩翩飛舞……

恕我愚昧,但筆者我真的無法聯想到蝴蝶……(畫面來源:惠星煙火大賣場)

結語

看完文章後,大家是不是對與蟲相關的過年習俗中有更多認識了呢?下次遇到這些活動的時候,不仿想想這些活動的來源,或許會讓你更有體會喔!持續關注好野孩子教室,將帶給你更多生態相關知識!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

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抄襲或複製必究

By 玉米老師 林

主要負責昆蟲相關的生態知識,但兩爬也有稍微涉獵一些。 興趣是畫畫、做影片和想腦洞,有時會在文章裡加一些自己畫的插圖。 個性十分的宅,比起出門夜觀、上課,更喜歡窩在電腦前打文章,將大自然的奧秘分享給大家。 由於深受迷因文化和動漫文化荼毒,偶爾會不小心講出一些內梗,這點還請多多包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Related Posts